【光明论坛】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光明论坛】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党的二十大后首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以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向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从历史看,走向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建设不断迈进高级形态的必然阶段。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与此同时,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资源环境约束持续增大,粗放的发展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中央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这必然要求通过高质量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从理论看,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党的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将发展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不断推动经济发展理论创新。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科学发展观”到“新发展理念”,党的发展理念不断与时俱进。党的二十大把高质量发展确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一新的重要论断再次为党的经济发展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首先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并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列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首。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战略谋划,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是聚焦高质量发展短板弱项,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和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相应从11.3%提高至18.5%,连续10年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98万元增加到8.1万元,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非常接近高收入国家的门槛值。这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当前,乡村振兴、科技自立自强依然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最大的短板和弱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下更大功夫,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方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重点难点在“三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但也要看到,我国农业基础依然薄弱,种子等农业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仍待提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比较艰巨。新的征程上,要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大力提高种子等农业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持续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另一方面,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同时要清醒看到,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自主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需持续提高,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还不够。新的征程上,要进一步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光明日报 作者:马相东,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