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带来挑战和机遇 中国探讨长寿时代的新经济与产业发展模式

  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 王祖敏)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中信出版集团、汇添富基金和民生智库28日晚联袂举行《老龄经济:长寿时代的新经济和产业模式》一书的线上座谈会。多位专家、学者表示,老龄社会带来的经济机遇大于挑战。老龄经济是人类经济的新视野、新大陆。

  国家卫健委日前通报,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2035年左右,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正是在“人口老龄化”这一大背景下,《老龄经济:长寿时代的新经济和产业模式》(以下简称《老龄经济》)应运而生。

  该书分为“老龄经济”“老龄产业”两部分,分别探讨了老龄经济大转向的背景、产业架构、市场动向和开发老龄经济的战略思路,以及构成老龄经济的各大产业中的重点领域和基本业态,全方位阐释了文化、健康、宜居、服务、制造、金融六大老龄产业增长点。

  全国老龄办原党组成员、副主任阎青春指出,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快速推进,年轻社会经济发展的旧范式和老龄社会经济发展新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前和未来人类经济面临的一大问题。和供给经济占据主导的年轻社会不同,老龄社会的经济是需求经济,需求结构是多层次的,需求总量更是不可估量。

  “可以说,看到老龄社会带来的新需求结构及其潜藏的巨大经济动能,不仅是谋划未来人类经济必有的重大判断,也是重拾人类经济持久信心的根本逻辑。”阎青春说,该书对此作了全景式的阐述,其中描绘的未来经济和产业框架及其细分产业、发展模式,值得经济产业界共同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百岁巨匠邬沧萍先生表示,老龄社会带来的经济机遇大于挑战,关键在于站位老龄社会,转变观念,重新考量如何布局人类经济。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教授董克用认为,老龄经济是未来潜力最大、成长性最好的新经济,问题的核心在于找到老龄经济的底层逻辑,对此,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创新性的分析框架。

  民生智库老龄研究中心主任唐艳红强调,老龄经济的本质是民生经济,发展老龄经济不是简单地增加财富,而是回归经世济民的本位,最终实现老龄社会条件下的共同富裕。老龄经济学开拓者、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军认为,老龄经济必然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只有大力开发老龄产业才能解决未来人类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问题。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陆杰华对老龄产业提出建议称,只有打破年轻社会旧的经济思维方式,根据老龄社会新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偏好创新产业模式和业态,才能在未来老龄产业的巨大市场中找到战略制高点。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原新教授希望,国内企业界有识之士能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创造更多老龄产业国际品牌,为老龄社会条件下的经济双循环作出创新性贡献。

  作为《老龄经济》一书的作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老龄科学研究领域资深学者、研究员党俊武表示,现代化迎来了老龄社会,老龄社会倒逼现代化进行重塑,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重塑经济,即向老龄经济转型。

  党俊武称,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老龄社会带来的新经济,不仅体量空前,而且创新空间巨大。可以预言,中国将是世界老龄经济最大的实验场。发掘老龄经济的中国模式和中国智慧,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的问题,还将为全球老龄社会构建新的经济范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