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汪志哲云南扎“根”:我想种中国人自己的牛油果

  【港澳台专线】台商汪志哲云南扎“根”:我想种中国人自己的牛油果

  中新社德宏7月24日电 题:台商汪志哲云南扎“根”:我想种中国人自己的牛油果

  作者 陈静 胡远航

  “我在大陆做进口水果贸易20多年,总是购买商品然后卖掉,总觉得没有根。现在到云南种牛油果,终于实现了中国人对土地的情怀。”站在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勐糯镇江中山,台商汪志哲戴着印有“八方农业”的遮阳帽,面向2337亩牛油果种植基地说,“我想种出中国的优质牛油果”。

图为4月27日,汪志哲检查牛油果长势。 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 摄

  汪志哲在大陆工作生活30余年,逐渐察觉中国牛油果市场潜力巨大。“2008年我们每周可以卖4箱(约24公斤)进口牛油果,到了2012年每周可以卖4条柜(约80吨)。”他说,随着健身餐、牛油果饮品等走俏,中国牛油果市场以几何倍数快速增长。

  过去,墨西哥牛油果进入中国市场最快也要经过21天的海上运输,一旦运输和保存环节出现问题,牛油果品质就会受到影响。汪志哲说,国产牛油果就能避免这个问题,由于不需要长途运输,可以采摘成熟度更高的果子,其风味更佳、营养价值也更高。

  于是,汪志哲与合作伙伴决定从“终点”(市场)走到“起点”(种植),投资牛油果种植业。他们立足墨西哥牛油果种植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适合种植牛油果的地区,最终落地云南,成立云南八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图为4月27日,江中山山头种植的牛油果树。 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 摄

  “我是台湾人,更是中国人,这里是我的家,在家里做什么都更安心。”他说。

  2019年,汪志哲团队来到三面被怒江环绕的江中山,计划5年内在勐糯镇及周边区域高标准种植牛油果15000亩,并建设鲜果加工工厂、高标准冷库、牛油果精深加工厂及苗圃基地。

  “虽然这里的气候非常合适,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都要从头开始。”汪志哲回忆,5年来,各级部门在种子进口、基地通电、道路修缮等各个方面给予巨大的帮助,“有时候我们只要求一分,但政府和台办给予的帮助,远远超出预期”。

图为4月27日,云南八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展示成熟的牛油果。 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 摄

  汪志哲回忆,牛油果树苗刚种下时,由于浇灌设施还没到位,勐糯镇政府配合基地将山脚田坡社区的水一车车运上山。后来通过各方努力,又从10公里外架设一条水管,解决种植基地用水问题。

  2022年10月,云南省副省长王浩在保山市主持召开解决在滇台商台企困难专题会议,商讨解决牛油果种植基地的土地供应、进出道路、电力供应等困难问题。

图为4月27日,汪志哲(左二)与团队成员在基地内观察牛油果长势。 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 摄

  如今,基地内6.5公里的道路已修建完毕,完备的滴灌系统为海拔差高达400米的2300余亩牛油果树提供了均衡的水肥,满眼青绿的牛油果树已结出了大大小小的果子。10月,随着外部运输道路的全面硬化,基地首批量产的200吨牛油果将在3天内抵达国内消费者的餐桌。

  尽管一路走来相当艰辛,但汪志哲很享受现在“团结、有根、有底”的新生活。“有了自己的基地和队伍,也摸索出一套种植系统,还有当地政府的支持,相信我们国产的牛油果会越来越好。”汪志哲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