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称“助农”,直播带货贵卖农产品谁最受益?

  宣称“助农”,直播带货贵卖农产品谁最受益?

  重庆各区县纷纷通过施足政策“底肥”,真正助农增收 

  阅读提示

  近段时间,主播辛巴在直播间质疑东方甄选售卖6元一根的玉米存在暴利等问题,引起关注。有人认为,“谷贱伤农”但“谷贵”也未必能“富农”。对此,有评论指出,农产品直播业不能满足于把农民的货卖出去,还要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上的利润,这才是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的意义所在。

  自今年6月以来,关于“东方甄选玉米6元钱一根,贵不贵”的话题持续引发热议。近日,继主播辛巴在直播间炮轰“打着助农的旗号售卖高额暴利商品”,东方甄选主播董宇辉回应后,当当创始人李国庆也加入“战局”,称东方甄选玉米6元一根没暴利。

  在各方争论背后,“谷贱伤农”的话题再一次引起关注。有人认为,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助农增收的关键在于,要让“地里货”卖出高于“地头价”;还有人则认为,“谷贱伤农”但“谷贵”也未必能“富农”。

  高价农产品频现市场

  当“谷贱伤农”的话题引发讨论后,家住重庆九龙坡区的周亮(化名)便在社交平台上发出了“6元一根的玉米根本不算贵,我还买过7.6元一根的黄瓜”的感慨。

  今年8月23日,周亮因特殊情况,不能出门,便在外卖平台购买了一些蔬菜。其中,两根“精选黄瓜”,总重约600克,售价达到了15.36元。

  “所谓的‘精选黄瓜’,其实和菜市场上的没两样。”周亮告诉记者,当他致电商家时,对方却说:“我们卖的都是‘精选’‘助农’农产品,我们没有多少利润。”然而,进入9月后,该黄瓜的价格就下降了一半多。

  记者注意到,在电商和直播带货的推动下,大量原本“养在深闺”的农产品搭上了“出山进城”的快车,即便价格高昂,仍大受追捧。

  “谷贵”未必“富农”

  普通民众之所以对高价农产品和“谷贱伤农”的说法存在质疑,一方面是因为农产品的价格与价值不匹配,另一方面则是出于“谷贵”未必“富农”的质疑。

  今年55岁的李周(化名)是重庆渝东北片区某县的李子种植大户。他告诉记者,前些年,李子成熟后,价格高的时候每斤能卖到1.8元至2.5元。而当地某知名品牌贴上了“本地产”标签后,价格往往能卖到十四五元一斤。

  “我们除去人工、管理等成本,一斤李子的利润只有几毛钱。”在李周眼里,“谷贱伤农”的说法比较片面,甚至终端销售的价格太高,还可能会让众多不具备种植条件的农民“一哄而上”,给收购方提供进一步压价的空间,最终伤害的还是种植户。

  与此同时,李周也表示,看着果子终端销售价格的零头比收购价还高,心里十分羡慕。但考虑到价格低一点,就能在采摘期内,将果子全部“消化”,不至于让它烂在地里,心里也就平衡了许多。

  采访中,记者发现,重庆不少区县的农产品种植、养殖户对“谷贵”“谷贱”的态度十分矛盾。他们一方面希望农产品能卖到高价,从而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产品售价过高,导致收购的商人减少,货卖不出去。

  “在传统的农产品走批发、统货模式下,农民对产品价格的矛盾心理由来已久。但随着电商平台和直播电商的兴起,电商新渠道让农产品有了更多的溢价空间。”重庆市农业农村委一位工作人员说,农产品的溢价部分能反哺农民的比例极少,对于多数农产品销售电商来说,钱都花到了中间损耗和供应链上。

  对此,有媒体评论指出,农产品直播业不能满足于把农民的货卖出去,还要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上的利润,这是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的意义之一。如果一种农产品营销模式只是企业和网红的盛宴,而不能更多惠及农民,那这种模式的意义就很有限。

  助农需施足政策“底肥”

  记者了解到,当前,无论是从事农产品销售的电商、带货主播,还是农民自己,在推销农产品时,几乎都冠以“助农”的名义。其中,不乏一些打着“助农”旗号高价售卖农产品的行为。

  对此,专家表示,短期内,企业、主播、农户或许能获得“助农”带来的红利,时间一长,不仅不能“助农”,反而可能“伤农”。因此,在推销定价较高的农产品时,要慎用“助农”之名。

  记者了解到,为破解“谷贱伤农、米贵伤民”怪圈,在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方向发展的背景下,重庆各区县纷纷通过施足政策“底肥”,真正助农增收。

  “今年脆李丰产,我们既欢喜又发愁,真怕卖不到钱,是合作社帮了大忙。”重庆巫溪县通城镇青梅村村民刘德翠介绍,今年7月,村里的合作社把来自四川的老板请到果园里。果商住在村里,指导大家按着市场需求的标准,精细采撷,白天分选包装上车,连夜拉到四川的批发市场,每天收购量超过15000公斤。

  在收购过程中,通城镇要求各村的专业合作社,在果商和农户之间穿针引线,维持产销秩序,确保果子质量。同时,又监督果商以质论价,按时足额付款。

  同时,该镇还通过开展技能培训,让村民掌握对次果、裂果晾晒粗加工的技巧,让不易存储的李子变为李子干,变成游客喜欢的特色旅游产品。

  “以前,外地果商来收购李子时,经常把‘助农’挂在嘴上,却把收购价格一压再压,我们根本挣不了几个钱。今年,有了政策的帮助,大家种李子的收入比以往提高了一倍多。”刘德翠说。

  重庆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在政策帮扶和新服务业态的推动下,“地里货”不止卖出“地头价”已成为常态。未来,重庆将从健全市场监管机制,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提升农民种植、养殖技术等方面入手,做强特色农业,释放“富农效应”。(本报记者 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