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7月3日电 题:国家级非遗“四川评书”传承人77岁别舞台话“传承”
记者 钟旖
对77岁的渝派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遗项目“四川评书”代表性传承人曾令弟而言,2022年有些不同。他暂别坚守了60年的曲艺舞台,将更多精力放在整理评书史料及培养接班人上。
“因为热爱,便有责任。我想守住评书阵地,不让艺术断代。”曾令弟3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今年开春,自己一次性收下3位新徒。如今徒弟来自各行各业,既有公务员、教师,也有魔术师、戏曲从业者……
评书,又称说书、讲书,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在宋代开始流行,因其有“谈古论今寓兴邦之大计,褒忠贬奸颂礼义之先贤”之说,享有“高台教化”美誉。四川评书,是主要流行于重庆市和四川省的曲艺品种,至迟在清咸丰年间即已形成。
曾令弟是地道的重庆人,1945年出生于手艺工人家,从小就对评书展现出兴趣,哪里有说书茶馆,他就去门前站着听,耳濡目染结下不解之缘。17岁时,尚是电机厂学工的曾令弟被厂里推荐参加“重庆市首届工人文艺调演”,以自学的《糊涂知县》一举夺魁而被赏识,师承中国评书名家程梓贤,由此开启艺术路。
评书本体是说话的艺术,属口头文学。在曾令弟看来,它是文学艺术界间“最简单”的,一人凭一张嘴,辅以醒木、折扇、手帕等道具就可表演。它又是“最难的”,一开口就要表现“生旦净末丑”“喜怒哀乐忧恐”,既要说出人的内心,还要与时代呼应,鞭笞假丑恶,褒扬真善美。曾令弟总结称,最高的表演手法是“眼有所视,手有所依,足有所立,言未发而表乐俱出于前”,一人演好一台戏,需兼具眼到、手到、心到、神到、意到。
“要想出口成章,除了苦学苦练,没有捷径。”曾令弟回忆,当学徒时,市面上可供学习的评书墨本屈指可数,基本上靠师父口传心授。“万丈高楼平地起”的背后,离不开勤学苦练的日积月累。至今,他信手拈来的“言子儿”(重庆一种幽默的方言表达)、谚语、歇后语逾数千条,背诵50年前的段子也毫不费力。
一扇收天地、两唇道古今。有老百姓的地方,就是曾令弟的舞台。
60年来,曾令弟在沙坪坝区文化广场前的黄葛树下、千年古镇磁器口、“母城”渝中区城墙边,均留下坚持数年的艺术足迹。传统如《三国》《水浒》,新书之《红岩》《智取威虎山》,都是他的话本。家乡重庆更是绝对的“主角”,在本土特色《重庆掌故》等系列作品中,曾令弟以“方言评书”方式,将重庆的文脉、历史与重庆人的性格嬉笑演绎,一人多面、一腔多调,舞台效果在醒木里、眼神里、手势里呈现,贯口、爆发、停顿里藏着“千军万马”,民众情绪随书中情节跌宕起伏,在川渝广受热捧。
曾令弟不仅能说书,还热衷创作,30岁起出版《红岩英雄谱》《老侃趣话》等评书专辑50余万字。他说,评书故事也需与时俱进,抗震救灾众志成城、“英雄机长”刘传健等事迹都可以是创作灵感,但无论是传承前人或自创新编,都要在尊重真实性的基础上保持生活韵味,“要有血有肉才能教育人,假了就失去了教育意义”。
提及传承,“年轻受众”是曾令弟所看重的。他40年间去到400多所校园表演,最多时一天演3场,每场约两个小时。“这是一种责任。”他期待,通过评书讲述,让年轻一代感知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体会今日生活来之不易,同时树立文化自信。
近年,同行的陆续离世,让评书艺术的后继事业愈显紧迫。已近耄耋之年的曾令弟想与时间赛跑,趁身体还健康争取多培养出几个接班人。
“传承,是一个不仅难,还艰苦的过程。”曾令弟坦言,自己的择徒标准较为严苛,“收徒以人品艺德为第一考量,七分学做人,三分才是学艺术”,虽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注重挖掘年轻力量,但至今也仅有20名弟子。
“对曲艺艺术而言,传承的要义是出书、出人、走正路。”教学中,曾令弟常向徒弟们表达期许:对传统艺术心怀敬畏,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不能丢;评书创新路上要“说新唱新”,绝不能歪曲走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