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9月8日电 (杨予頔)9月5日12时55分,“最美自然守护者”马银国掏出手机,通过防灾减灾群通知各村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统计受灾情况。当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远在几百公里之外的绵阳市安州区高川乡也有震感。经历过“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马银国,几乎是下意识地作出反应。
2022年2月,马银国正式退休,但因工作需要,马银国又被高川乡返聘回自然资源所。41年来,马银国作为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高川乡自然资源所原负责人,扎根在自然资源工作一线,踏遍全乡173平方公里山山水水、沟沟坎坎,累计行程12万余公里。期间,马银国本有机会调到条件更好、离家更近的秀水镇工作,但他说,“我出生、成长在高川,这里的一切我都熟悉,这里的人也都熟悉我。离开这里舍不得,把工作交给别人更不放心。”工作至今,马银国累计组织安全转移群众1900余人次,成功避险69起,成功守护了全乡约600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马银国也被民众称为“马国土”。
高川乡是绵阳安州最偏远的一个乡镇,山高路陡、沟壑纵横,地灾像一把利剑悬在当地老百姓头上。“基本上‘地上’的事情,都与我的工作有关。”马银国说。在马银国的办公柜里有5本手写日志,上面记录着他从1980年参加工作以来每天的工作经历。
“5·12”汶川特大地震前,高川乡只有两个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震后这一数字增至165个。从2008年起,马银国将大部分精力放在隐患排查、地质灾害预警上。原本做事就认真严谨的他,面对涉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时,更不敢有一丝一毫松懈。近年来,随着治理推进,高川乡隐患点逐年减少,2022年已减少到72个。但高川乡海拔高,山林多,一到汛期,防灾形势仍很严峻。
高川乡最远的两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需要骑摩托车、步行、涉水,即使是土生土长的高川人,也要2到3个小时才能走完单程,而巡查全部隐患点需要4天时间。40余年来,马银国累计行走12万余公里,高川乡每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暴雨后山路难行,有时会有石块树枝挡住山路。为此,马银国还在50多岁时学会了操作无人机,当无法通行时,他就用无人机进行查看。
结合当地夏季易出现暴雨的特点,马银国总结了一套方法——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同时自编宣传稿350余篇,把防灾减灾知识送到各家各户。在他的指导下,每次灾情出现,村民都能迅速进行避险转移。不仅如此,马银国还根据气象知识与地理情况摸索出一套适用于当地的暴雨天气预报。“通过关注高川乡的云层和风向,就可以判断降雨时段、降雨量以及降雨集中区域。”
2012年8月17日,晴空万里,可马银国却预测“可能会有暴雨”,建议“多留值班人员”,当时大家都觉得他在开玩笑。当晚,高川乡遭遇特大暴雨,共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41起,幸好马银国提前制定应急方案,使得全乡400余户1300余人成功紧急避险。
高高的大山,让很多当地人想走出去,但马银国却舍不得离开。这些年,他多次放弃调到条件更好、离家更近的岗位的机会。“这里的一切我都熟悉,我放不下173平方公里的热土,也舍不得6000多名父老乡亲。”
2021年10月,中央宣传部、自然资源部启动了首届“最美自然守护者”评选活动。今年9月7日,中央宣传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向社会公开发布“最美自然守护者”先进事迹,马银国位列其中,获“最美自然守护者”殊荣。(完)